訓道篇第十二章 |
2003年10月23日
|
訓道者在結語中再度提醒我們,對天主的信靠是一切智慧的根源,亦是樂在生命中的保證。
「訓道者不但是智者,並且教人獲得知識,在沈思推究之後,編撰了許多格言。訓道者費神尋求適當的語句,忠誠地寫下了真理之言。智者的話好似錐子;收集起的言論集,好像釘牢的釘子;二者都是一位牧者所賜。除此之外,我兒,不必再找別的書籍,書不論寫多少,總沒有止境;用功過度,必使身體疲倦。總而言之:『你應敬畏天主,遵守他的誡命,因為這是眾人的義務。』因為天主對一切行為,連最隱秘的,不論好壞,都要一一審判。」(訓12:9-14)
|
訓道篇第九章 |
2003年10月14日
|
死亡的現實常使人憂心忡忡;不論背景均面對同樣可怖的命運,使人深受打擊。
「我留心考察這一切,終於看出:義人、智者和他們的行為,都在天主手裡;是愛是恨,人不知道;二者都能來到他們身上。無論義人,是惡人,是好人,是壞人,是潔淨的人,是不潔淨的人,是獻祭的人,是不獻祭的人,都有同樣的命運;好人與罪人一樣,妄發誓的與怕發誓的也一樣。太陽下所發生的一切事中,最不幸的是眾人都有同樣的命運;更有甚者,世人的心充滿邪惡,有生之日,心懷狂妄,以後與死者相聚。的確,誰尚與活人有聯繫,還懷有希望,因為一隻活狗勝過一隻死獅。」(訓9:1-4)
|
訓道篇第八章 |
2003年10月6日
|
智慧教人跳出無意義的存在,活出尊貴的人生。
「有誰相似智者,有誰會解釋事理?智慧使人的面容煥發,使嚴肅的容貌變得溫和。在世上還有一件虛幻的事:就是義人所遭遇的,反如惡人所得的;而惡人所遭遇的,反如義人所應得的;我遂說:這也是虛幻。為此,我稱讚快樂,因為在太陽下,人除了吃喝行樂外,別無幸福;因為這是在天主賞他在太陽下的一生歲月內,從他的勞苦中,所獲得的幸福。當我專心追求智慧,觀察人在世上,連黑夜白日都不能閉目安眠,所行的工作時,我面對天主的一切作為,發覺人決不能知道在太陽下所發生的一切事。人雖然努力研究,終歸無法得知;縱然有智者以為自己知道了,仍是一無所知。」(訓
8:1,14-17)
|
訓道篇第七章 |
2003年9月29日
|
人的智慧不能解答生與死的謎團。信靠天主的智者絕不會與此謎團抗爭,卻會在矛盾與殘酷的現實當中,選擇中庸之道。
「良好的聲譽勝於名貴的香液;死日勝於生日。往居喪的家去,勝於往宴會的家去,因為喪事是人的結局,活人應將此事放在心上。悲哀勝於歡笑,因為愁容能使心靈舒暢。智者的心是在居喪的家中,愚人的心是在歡笑的家中。」
(訓7:1-4)
「智慧與家產都好,對看見天日的人都有益,因為受智慧的蔭庇與受金錢的蔭庇無異;但認識智慧的好處,是在於智慧賦與有智慧者生命。你應觀察天主的作為:他所彎曲的,誰能使之正直?幸福之日,你應歡樂,不幸之日,你應思慮:幸與不幸,都是天主的作為;其目的是為叫人不能察覺自己將來的事。」(訓7:11-14)
|
訓道篇第六章 |
2003年9月21日
|
訓道篇作者是一位忠實的信徒,他把一切地上的事物歸屬於天主。他深知一切盡在天主的計劃當中,他領悟并肯定,一切事物由天主預定的計劃是教人知足及謙遜。
「我看見在太陽下,另有一件不幸,重壓在人身上:有一人,天主賜他富裕、錢財、光榮,凡他心中所願意的,一件也不缺;但天主沒有給他享用這一切,卻讓別人享用了:這也是空虛,是一件很悲慘的事。人的一切勞碌都是為了口腹,但他的慾望卻總不知滿足。眼看見過的總勝過心所思望的:這也是空虛,也是追風。」(訓6:1-2,7,9)
「已往所有的,都已有名可稱;人為何物,都已知道;人決不能與強於自己的抗辯。說話多,必多空談;這對人能有什麼益處?在空虛消逝如影的人生少許歲月內,有誰知道什麼事對人有益?又有誰能給人指示,他身後在太陽下要發生什麼事?」(訓6:10-12)
|
訓道篇第五章 |
2003年9月15日
|
訓道篇的作者是位智者,他把社會現實深思熟慮,從中尋得智慧。他既不是哲人,亦不是神學家,他只是一個充滿智慧的平凡人,滲透世事的謬誤與矛盾,仍對上主保留著堅固的信德,平凡人單純的信德。
「愛錢的,錢不能使他滿足;愛財的,進益不能使他滿足:這也是空虛。錢財增多,消費的人也隨之增多。財主除飽享眼福外,能有什麼益處?他赤身出離母體,也照樣赤身歸去;他勞力之所得,絲毫不能帶去。這也是一件慘痛的事:他怎樣來,也怎樣去;他操勞追風,究有什麼益處,且他一生在黑暗中生活,遭受很多煩惱、疾病和悲憤的事。我所認為幸福美滿的事,是人在天主所賞的少許歲月內,有吃有喝,且享受他在太陽下一切勞碌所得的福樂,這原是他應得的一分。的確,天主賞賜人財產和富裕,叫他能享用;能取得他應得的一分,享受能勞碌所得的快樂,實在是天主的恩賜。那麼,人就不甚顧慮人生歲月的短促,因為天主以喜
樂充滿了他的心。」(訓5:9-10,14-20)
|
訓道篇第四章 |
2003年9月8日
|
為什麼世上有這麼多不義事?為什麼天主會置身事外,讓邪惡勝利而好事多磨?
多少次梗塞在這矛盾中!仁慈的天主竟容許這種事在世上發生,實難以接受!
「我又轉目注視在太陽下所行的一切暴行:看,受壓迫者眼淚汪流,卻無人安慰;壓迫人者手中只有權勢,卻無人加以援助。於是我聲稱那已死去的人,比活著的人更為有福,那還沒有出世的人,比這兩等人更為有福,因為他還沒有見到太陽下所行的惡事。」(訓4:1-3)
|
訓道篇第三章 |
2003年9月8日
|
當感到人類的所謂自由其實是有著許多的限制,一切的事件都要聽天由命,不能為人所自主;但又想抗拒命運的安排;訓道篇的作者對此等問題又有何看法呢?請從中找出最佳的:
「事事有時節,天下任何事都有定時;生有時,死有時,栽種有時,拔除栽種的亦有時;殺戮有時,治療有時,拆毀有時,建築有時;哭有時,笑有時,哀悼有時,舞蹈有時;拋石有時,堆石有時;擁抱有時,戒避擁抱亦有時;尋找有時,遺失有時;保存有時,捨棄有時;撕裂有時,縫綴有時;緘默有時,言談有時;愛慕有時,憎恨有時;作戰有時,和睦有時。天主所行的一切事宜,都很適時,並賜給人認識時事的經歷,但人仍不能明瞭,天主自始至終所做的工作。」
(訓3:1-8,11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