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 跡 留 痕 H 先生


風和日麗的十二月三日,正是晉堂的大好時光。

改革 " 開放"之後,廣東省內新建聖堂不下數百間,腔尾村聖堂正是其中之一。腔尾村坐落廣東省豐順縣上八鄉其中一深山小村,屬梅州教區管轄。廣東省內有:廣州, 汕頭,江門,湛江及梅州五大教區。梅州教區也是胡振中樞機主教(五華縣)家鄉的教區,區內操客語為主,附普通話。

梅州地區經濟,工業較省內其他地區稍為落後,交通通訊尚待發展,影響與外界溝通。因地處山區,人民素質純樸,天真無邪,可愛無比,大有開發信仰空間。
H先生為明天進入深山腔尾村參加晉堂作準備,因此於十二月二日晚,進住近山腳的聖堂。該堂沒有神父長住,萬事皆由 "管堂" (相似香港堂區議會主席)安排。在晚禱後,便向在座教友宣講普世教會一般情況,以及將臨期間,教友們需如何去準備自己,以行動(醒悟,悔改,更新,歡樂)去迎接主耶穌基督的誕生。起初 "管堂" 只要求講二十至三十分鐘,但一個半鐘後尚無人離座,H先生不得不要求結束,因為明早五時要起程。

在這個半鐘聚會中,最遺憾者莫如只見到數位青年人,其餘多為老年人,兒童及一些中年人。鄉村地方很多聖堂是沒有擴音器材的,日常用品亦未必齊全,正是體驗生活的好去處。鄉村地方牆上多有掛鐘,整夜打個不停。

天矇矇黑近五時 "管堂" 已來叫門,此時 "中巴" 已停在村口,接載H先生等五人到另一堂區匯合,浩浩蕩蕩一一起出發。秋冬晨早較為清涼(約十四度),倒也舒服。前往腔尾村的六十公里路,經過石頭路,爛泥路,顛簸得要命。這邊迂迴曲折地過了一山,前面又有一山迎接。這邊山到那邊山並無橋樑跨越,只得由山頂往下行越過山澗再上山,又落山,正是一山過了又一山。景色目不暇給,山澗清流瀝瀝,漣漪陣陣,水清如鏡,惜無暇觀賞游魚。

當你享受這些景緻之際,稍將視線向車窗外一望,嚇得你魂不附體,原來你身處絕壁山崖,似懸半空,牙關也打了冷震。由於此是新闢山路,司機沿途多次停車問路,怨聲不絕。艱辛的六十公里路程耗時三個多小時,終於抵達。當你見到"天主堂"及頂上的十字架時,如釋重負之聲不由而出。堂區教友見了車隊到來,即燒鞭炮歡迎,欣喜若狂。

十時正由年輕(三十五歲)廖主教恭奉十字架,帶領七位神父(一位來自山西省),嘉賓(有二位來自武漢,H先生及兩位來自香港),鄰近及本村教友,三敲新堂門,開始祝聖聖堂及感恩聖祭。主教在講道中盡訴興建此堂的艱鉅,流露出感謝天主的無窮美善,且在天主前沒有不可能的事。

如此山區地方,以往步行需時兩天才能抵達,H先生概歎先輩如何到該處進行福傳及創立堂點呢 ? H先生真是寫個"服"字。